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房产门户网要闻正文

世诚投资陈家琳:大开大合频繁换仓可能会犯致命的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7-09-25 04:48:25 来源:新浪财经作者:薛佳凝 浏览次数:1663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新浪财经讯 12月15日消息,由新浪财经和华创证券联合主办的首届私募基金业金刺猬奖上海答辩会今天举办。上海世诚投资总经理陈家琳作为金刺猬入围候选私募代表并发言。他表示择时也会做,但是不是大开大合,可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做仓位上的调整,如果是一直在那边进进出出的话,可以经常对,每次对的话回报很高,但是总有一次可能会犯致命的错。

上海世诚投资总经理 陈家琳

  陈家琳:谢谢华创,也谢谢新浪财经,感谢各位银行的领导,很多都是从外地赶过来参加活动的,我是上海世诚投资的陈家琳,在接下来的20来分钟我会为各位汇报一些世诚投资的一些情况,待会儿中午或者晚上也会有更多的交流情况。

  我先介绍一下自己,92年从学校毕业,我先从银行工作,现在回头想想,资本市场不像今天,今天有3000个股票,那时候只有8个股票,我记得证券公司来我们班级找毕业生,都没有招满,大家还不明白股票市场、证券市场是怎么回事,我也是先去了银行工作了3年,95年才转行进入了证券公司,正儿八经的进入了证券行业,虽然我们在92年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股票市场了,那时候还需要认购证,今天只要身份证,排队就可以买新股了,也不需要市值什么的。

  然后我去了外资的证券公司,主要覆盖的领域是港股为主,包括H股,红筹股,那时候还没有中概一说。然后做了7、8年的时间,我自己感觉国内的股票市场应该慢慢起来了,那时候也做了一个转型,从证券公司转行到了基金管理公司,俗称从卖方转行到了买方,同时覆盖的领域也是从海外市场,主要是香港的H股,红筹股,转行到了国内的A股市场,我在基金管理公司没有具体负责公募产品的管理。之后做了QFII基金的管理,我们是04年的4季度成立,然后我从第一天开始独立管理,一直到07年的9、10月份,就是上一轮股灾的顶点。上一轮股灾,涨到了6000点,和去年涨到5000点大家的情绪都是一样乐观的,觉得6000点算什么?至少1万点!我也很乐观,我想有可能到1万点,何不自己试一下呢?结果就离开了基金管理公司,创办了世诚投资。

世诚投资陈家琳做公司介绍

  事后我发现自己小时候数学没有学好,6000点涨到1万点,百分比上没有多少,掐头去尾最多50%,之前从1000点涨到6000点,500%都涨好了,500%都错过了,为了最后的50%赌上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事后证明是最大的错误,最差的择时了,事后的结果,1万点没有到,最后到了1000多点,1664才打住,我们公司是07年10月份成立,准备了半年的时间,到了08年4月份我们发行了第一个产品,那时候市场跌回到3200点了,差不多就是今天上证指数的点位了,没有想到后面因为次贷危机,刚刚讲了,进一步的腰斩,到了1664,好在我们都坚持住了,在过去的8、9年接近10年的时间里面公司也获得了稳定的发展,这也就衍生出我想汇报的我们世诚投资的第一个特点,我们在市场准备了一定的时间,虽然其实8、9年的时间也是很短,但是毕竟考虑到阳光私募基金这个行业本身在中国也就10来年。

  为什么强调在私募基金从业时间呢?我觉得其实是蛮重要的,因为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团队,最后的结果还是会有差异,我们举这轮牛市引发的基金经理的思潮,这轮更多了,上一轮从公募基金转行到了私募,这一轮至少2、3百个,中间有相当优秀的基金经理,到了新的平台上继续延续过往的业绩,过往的辉煌,其实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基金经理在过往做的非常的成功,但是到了新的平台上至少短期出现了发展上的瓶颈和障碍,这里面我觉得肯定有市场大环境变化的影响,但是另外一个原因是在新的平台,包括新的团队,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延续过往的业绩,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我们世诚投资来讲,我们已经在这个行业里面打拼了大概8、9年的时间,应该说我们已经能够适应这个市场,包括这个市场背后的投资人对我们本身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特点。

  第二个我想跟大家汇报的,我们世诚投资到现在应该来说做的还是比较专注和聚焦的,举个例子,我们这个投资策略到现在还是比较简单的,说白了,就是一个股票多头策略,我看到我们的同行,起步发家的时候都是从二级市场的多头策略出发,做着做着就有一定的策略或者产品的衍生了,包括对冲、量化、权益,PE、VC、新三板等等都会涉及,如果能给客户更好的产品链的选择的话,本身是一个好事情,但是在国内的资本市场,难就难在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策略之间其实差异还是非常非常大的。哪怕主板和新三板讲起来都是挂牌的证券,但是本质上我觉得新三板更接近PE、VC市场,所以新三板的基金经理绝大部分要么就是PE、VC的经理,要么就是做投行的背景,很少有从二级市场出去的。就我们自身而言,特别是私募基金,他本身的规模,包括人力资源方面,绝对没有办法跟公募基金比较。这个时候我相信要能做的,或者做好一件事,只能先做减法,聚焦在自己擅长的地方,过往有优势和资源的领域,我自己到现在还是围绕二级市场的多头策略做文章,当然在做的时候,可能也会面临一定的挑战,特别是A股市场是一个波动率非常非常高的市场,在一个纯多投的策略下,怎么样在市场上行的过程当中抓住机会,同时在市场振荡或者出现大的挑战的时候,尽量保护好基金资源,确实对我们这个策略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好在我们在过往,从我自己做投资,我做研究的话是从95年开始的,20多年,投资是从04年开始的,差不多也是12年的时间,通过这份经验和经历,包括我们的团队,也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应该来说至少在控制波动、回撤方面做的好一些吧。过去几次大的市场周期,特别是调整的时候,我们都经历了,在跌回到1000点的那次,08年市场的巨幅调整,11年其实也是,大小股票一起跌,根本没有给大家机会。这些经历,包括今年年头的熔断,就看自己有没有悟性了,把这份经验、经历转化为宝贵的财富。

  在投资方面我们也要做到有取有舍,按照行业分类,证监会分20多个行业,我们不可能做到全覆盖,如何选择和聚焦呢?无非从两个角度出发,一个是看哪些行业在未来有比较持续的成长,能够穿越整个宏观经济他的周期,能够抵御宏观经济的变化。第二个,世诚投资在哪些板块有相对的优势,我们就把两块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5、6个行业板块,就聚焦在这里。熟悉我们世诚投资的伙伴应该知道,我们每个季度都会发表我们季度投资的报告,每个产品都有一个策略报告,这个产品2、3、4页是整个报告的正文,第一页是针对这个产品本身的一些数据,包括历史业绩表现,以及最新的一些资产分布整个投资组合的特征。像市值的分布,行业的分布。诸如此类的,我们可以看到,12个月之前,我们是看这些行业,今天还聚焦在这些行业,我相信一年之后,包括更长的时间里,可能还是需要聚焦在这些行业里面的,通过这些既有的行业里面精耕细作,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到更好的风险收益。

  第三个想给大家汇报,我们世诚投资相对来说注重中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这个同时体现在我们的业绩以及我们的业务发展方面。业绩方面来说,看短期业绩,6—12个月来说,绝大部分我们是被淹没在市场里的,最多是处于中上游的水平,全市场比如说有1000个产品,我们一般在2、3百名的位置,从来没有特别的突出。但是对世诚投资来讲,比较难能可贵的地方,我们在绝大部分的时间段都能保持在这个位置上,这样看长期累积下来不管是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就比较可观了,我们在今年和去年连续取得了基金私募经理的一些奖项,份量也比较重。我们也希望明年也能获得这样的荣誉。包括管理规模也是一样的,虽然在这个行业我们有8、9年的经验了,但是今天的管理规模并不大,还不到40个亿。从我们的业绩,从我们在这个市场里面的时间来说,这个规模应该算是小的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我们是希望整个业务的发展,也是一个比较稳健、可持续的这么一个模式。比如说举之前公募基金的例子,在上一轮牛市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和现在的增长不一样,现在我们讲公募基金有8、9万亿的规模,包括子基金。真正二级市场主动投资可能还不到2万亿,这么快的发展速度背后还暴露了很多的争论,只不过大家还很清楚,为了维护这个行业的公信力,很多事情没有披露出来。我亲身经历过,后来做企业的时候,对这方面特别有感触,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尽量把公司的发展做到可持续,虽然规模并不大,但是比较让我欣慰的是,我们现在的管理规模是历史新高,我们比股灾的时候还高了10%几、20%。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绝大部分都是市场涨的越高,大家越有意愿进入到这个市场,但是我们清楚这时候真实的风险在不断的积聚,所以需要在投资管理人的层面设一道坎儿,真正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同时也是保护了我们管理者自身的利益。去年2季度4月份,我们写投资策略季报的时候,我们第一句话就是是时候讲讲风险了,至少是两周的风险。两周之后人民日报发评论了,4千点,牛市起步了。如果那时候你需要募集资金的时候就不用这么说了,肯定说现在一片歌舞升平,欢迎大家来投资,这对我们来说就没有意义了。这就是我们公司是如何发展,如何扩大规模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自身的管理能力能够和业务做到很好的匹配,不说领先多少,至少业务能力要和发展要同步,要跟得上。

  举个例子,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我们行业主管部门,基金协会一下子收紧了对整个阳光私募基金行业的监管,从14年的3月份开始发牌,一下子发了25000个。结果不对了,收不住了,我们世诚投资是13年申请的,作为第一批的特殊会员加入协会的。也是在14年的3月份,也是整个行业第一批私募管理人牌照。收紧了一下子出了很多的质疑,大家都清楚,第一个就是内控质疑,白纸黑字写着,每家私募管理人都必须要合规,我们请了瑞银证券合规部的董事担任我们世诚投资全职的合规官,当然并不是应付监管的要求或者做一个摆设,他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包括对我们日常基础设施制度的建设,流程梳理,包括平时的风险把控。我一直讲我们世诚投资是开内部合规会议开的最多的管理人之一,倒不是我们自己出了什么事,只是这个行业里面几乎没有门槛,其实每天都会有事情出来。有的时候事情影响力比较大,我们马上拿过来,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内部开会分析,这个事情我们怎么样从制度上,从流程上来控制好,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世诚投资身上。或者退1万步讲,真的不幸发生了,我们如何处理好后面的事情,最大程度的保护好合作伙伴,投资人的利益。有了这样前中后台的建设,保证我们未来的业绩,风险控制上的把控。

  我知道有一个提纲,我根据这个讲一下,世诚投资是07年成立的,注册资本3千万人民币,股东方面我是大股东,我同事有一部分股份,我有70、80%,他们有20、30%,整个股权结构没有外部的股东,主要是内部的人,当然有利有弊。整个决策我们也做的比较高效一些了,当然弊端也或多或少没有外部的约束,我们现在也是从治理结构考虑,怎么样把这块做的更加完善一些。包括马上要做的技术顾问委员会这么一个制度,也是希望一方面能加强我们的制度,另一方面不管是从业务还是从我们具体的管理方面,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外部资源。这是现在正在做的事情。管理规模是30多亿,40个亿不到。产品数量比较多一些,20来个产品。当然这也是中国特色了。一方面是很多产品,投资者的人数到了上限,另外跟不同的合作伙伴你也需要新的产品,但是我们的主策略应该来说都是一致的,而且在我们公司内部特别特别强调产品业绩表现的一致性。我们从主管和客观条件上都要保证产品业绩的一致性。因为在这个行业里面,我们不排除,过往我们也看到了个别的不管是公募还是私募基金,做1、2个产品,哪两个产品营销,在我们内部特别特别强调产品之间的一致性,产品形式是多样化的,最早是信托,后续有更加丰富的通道,包括基金公司,子公司,券商资管,然后从14年3月份之后我们有了私募管理牌照,我们也陆陆续续发行了一些自主备案的产品。这是公司的大致情况。

  具体团队方面,我这边列了主要投研团队的成员,应该说都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也有比较强的学术背景,人不多,我们投研这一块不到10个人,但是我们有5位CFA Candidate,这块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国际视野,包括更高的道德标准,这是我们看中的,我们录用,选聘人才的时候第一位的就是职业道德的要求。就像我们调研评估一家上市公司给我们投资标的打分的时候,我们是把这个公司的治理结构,特别是实控人背后的想法和精神,包括道德标准放在第一位,同样的道理。应该说我们的人员不多,但是都比较精干一些,我们在选择智能制造,医疗行业等等都是和我们的行业背景相关的,有一位是医学博士,在这个行业有非常丰富的积累和沉淀。我们希望把这块的优势尽量发挥出来,同样我们在智能制造方面有一位同事,原来就在这个行业做过一线的人员,也做过管理团队,有战略团队的决策。所以我们希望持续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基金经理的话,我是主策略的负责人,差不多80、90%的管理规模都在我这边,然后我另外一位同事是负责海外市场的投资和研究。他原来做QDII基金经理做了10几年。我们在海外市场也有布局,这块也会有比较明确的分工,但是我们的基金经理同时也要承担一部分研究的职能,而不是纯粹做投资,通过研究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然后有自己的平台,更好的把每个人他的好的想法汇聚到一起,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这是我们比较看中的一点,首先要目标明确,同时每个员工都要想,在同一个目标下面我能做什么事情。不单单我做了这个岗位,我能为公司,为团队创造什么价值,这也是我非常看中的。我们在平时考核团队的时候,不单单看一个结果,考核基金经理不仅仅是看业绩排名这么简单了,很多时候我们更看重过程,同时你对团队,对公司到底带来什么东西。这是我们非常看中的地方。

  投资理念的话,稍微花一点时间讲讲,我们应该说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价值投资了,很多时候你怎么样去评判一个管理人的风格,我觉得一个比较简单的话就是看他交易的频率,这个骗不了人,你本身做高频交易的话,交易量非常的高,我们主要是追踪公司的基本面,所以交易相对少一些,券商不是很喜欢。今年我们主策略的换手率是在80%,折合成年化就是一倍,因为没有满仓,今年市场只有7—8倍的换手,我们只有20%,去年也是疯狂的换手,整个市场的换手是17倍,这不是今年或者去年,过往的10多年我们都是维持在这个程度更多是追踪公司基本面,我们理解的价值投资和市场上狭义的价值投资还是不一样的,狭义的价值投资觉得我就买入一个个股,不管是大盘股还是成长股都是价值投资,但是只是一小步,我们理解的价值投资更多是基于我们对A股市场深刻的认识,这个市场本来是一个博弈的市场,你可以通过这个市场来赚钱,没错。我们理解价值投资是两个维度,一个是对我们自身深刻的理解,因为搞概念的,讲故事的太多了,很多骗子公司,5年出来骗一次,因为基金经理5年换一次吧。时间到了就出来了,最关键是穿透表面直达本质,不管是大股东还是公司也好,对资本市场,对股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数据,短期、中期、长期。第二个就是市场其他参与主体怎么看同样一个标的,同样一个数据,他们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我们会看这里面有没有交易或者投资的机会,这是我们理解的价值投资,不是说你买了蓝筹就是价值投资了,你把什么东西都搞透的话新华ST也是价值投资了,和标的没有很大的关系,这是我们要强调的一点。

  我们的风格方面,择时也会做,但是不是大开大合,我们可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做仓位上的调整,如果是一直在那边进进出出的话,可以经常对,每次对的话回报很高。但是总有一次可能会犯致命的错,我们做过分析,时机大概是10%,行业是30%,剩下一半以上还是选择。未来会偏向这么一个组合吧。

  最后再谈谈风控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的原则是尽量在整个流程,过程当中把人的因素抽出来,通过制度和流程强化,这是我们一个大致的原则。平时我们每天也有风控的报告,不管是从单个帐户层面,还是从整个公司层面,这里面有相当多的内容事先已经放进去了。我们有交易系统,如果一个交易一开始就违反了相关的风控要求并且已经被执行了, 那么交易结束之后,我们也会汇总来看一下,包括流动性方面,我们对流动性非常的注重,你现在这个策略,40亿的规模,如果再做的大一些,我们看到市场上有很多,规模一上去就做成公募了,或者或多或少影响业绩,在我们这块我是很有信心的,我对流动性的要求至少在目前的规模再翻一倍,到了70、80亿,还是可以按照既有的策略去做,还是可以获得投资回报,市场风险可以控制,但是再上去,到了100多亿我就不敢保证了,那时候可能需要做一些调整了,不好意思,罗嗦了这么多,待会儿再和大家做互动沟通和交流,谢谢大家!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