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房产门户网要闻正文

红顶商人胡雪岩破产之谜 历史传说孰真孰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2-01 23:29:58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王志文 浏览次数:8562  
9月24日消息:红顶商人胡雪岩破产之谜,历史传说孰真孰假?说道近代中国最厉害的以为商人就属红顶商人胡雪岩,然而胡雪岩一夜破产的原因是什么呢?真的是一年不买纱吗?让我们来看看也是传闻吧。

  胡雪岩破产于1883年12月初,原因几乎已众口一词:即胡败于与洋人竞争的蚕丝贸易战。晚清陈代卿所著《慎节斋文存》说:胡雪岩“每岁将出丝各路于未缫时全定,洋人非与胡买不得一丝,恨甚。乃相约一年不买丝。胡积丝如山无售处,折耗至六百余万金。”

  而一封居沪洋人白尔辣写给李鸿章的长信,此人曾多次去江浙等养蚕区考察,发现导致中国蚕丝产业年年滑坡的根本原因,既不是洋人不买,更不是中国人不养,而是养蚕区开始蔓延的蚕瘟病。

  可见,《慎节斋文存》有关洋人“相约一年不买丝”等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洋人不仅年年在上海买丝,而且还抱怨能买到的蚕丝越来越少,所以,也就有了这封洋人写给李鸿章的长信,希望中国整顿蚕桑事务,发展蚕桑业。

  洋人白尔辣在写给李鸿章的信中已披露当时生丝的价格:“每包生丝通扯价(平均价)为320两白银”,那么15000包生丝的总价值则为480万两白银。既然总价值只有480万两,又怎么会亏损600万两、800万两呢!因此,笔者认为:胡雪岩囤积生丝亏损150万两白银的说法比较接近事实。

  然而,一代巨绅胡雪岩仅仅因为亏损了150万两白银,就走上了破败之路?这样的说法自然难以让人置信。那么,当时究竟还发生了什么呢?

  1883年10月19日《申报》报道说:去年(1882年)冬天,“本埠各大行栈倒闭纷纷,约计所耗之数,有数百万之多。市面情形大为减色。”进入1883年,市面更萧条,倒闭的商铺更多,并牵连到放贷的钱庄。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