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房产门户网要闻正文

可燃冰开采不是闹着玩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4-05 01:32:12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吴佩慈 浏览次数:2121  

可燃冰开采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一开始小编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开采虽然取得成功,大大规模开采尚不成熟。然而一个多月后,数据还是给我们带来的惊喜——23万立方米。看来,可燃冰的开采不是闹着玩的,我们动真格的。我国南海海域可燃冰试采目前已连续试采达6周,累计产量超过23万立方米,其间经受台风“苗柏”考验的我国可燃冰试采工程取得超预期的突破。

在南海神狐海域进行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作业的“蓝鲸一号”钻探平台(图片来自新华社)

  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平台获取的数据显示,截至21日14时52分,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已连续试采达42天,累计产量超过23.5万立方米。在此期间,可燃冰试采平台遭遇了今年第2号台风“苗柏”正面袭击。经试采平台工作团队精心部署,台风未对平台安全及试采工作造成影响,可燃冰保持平稳持续产气。我国通过可燃冰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的自主创新,最终超预期完成试采工程目标,取得可燃冰试开采的历史性突破。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试采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叶建良介绍,5月10日起,中国地质调查局从我国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可燃冰矿藏开采出天然气,并试气点火,至5月18日,最高产量达3.5万立方米/天,平均日产超过1.6万立方米,天然气产量稳定,甲烷含量最高达99.5%,圆满完成预定目标。

  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海域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至5月26日,试采井连续产气16天,平均日产超过1万立方米。5月27日开始,按照施工方案整体安排开展温度、压力变化对储层、井底、井筒、气体流量等影响的科学测试与研究工作。至6月10日14时52分,总产气量达21万立方米,平均日产7000立方米,获得各项测试数据264万组。目前试采平台产气过程平稳,井底状况良好,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5月18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右三)宣布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据经济参考报6月5日报道,5月18日10时,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南海神狐海域的“蓝鲸一号”钻井平台上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科技工作者正式开启了通往资源储存量高达相当于千亿吨石油的“可燃冰时代”大门。这是中国能源开发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千亿吨石油级别的宝藏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此又称为可燃冰,意为可以燃烧的冰。

  可燃冰燃烧值高,而且清洁。试采现场指挥部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调查局“李四光学者”卢海龙说,因为压缩程度高,一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每立方米的可燃冰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是等量常规天然气的1.43倍,明显高于煤炭、石油,燃烧污染却又比煤、石油小,更加的清洁环保。

资料图 夹杂着白色颗粒状“可燃冰”的海底沉积物放入水中随即冒出大量气泡。

  可燃冰资源储量丰富,其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域,甲烷含量是天然气资源量的60倍,估算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

  据试采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叶建良介绍,可燃冰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性替代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南海海域是我国可燃冰最主要的分布区,全国可燃冰资源储存量相当于1000亿吨石油,其中有800亿吨在南海。试采现场指挥部地质组组长陆敬安说,勘探显示,神狐海域有11个矿体、面积128平方公里,资源储存量相当于1.5亿吨石油储量。

  “成功试采意味着这些储量都有望转化成可利用的宝贵能源,也就意味着中国打开了一个储存量为千亿吨石油级别的宝藏。”陆敬安说。

  卢海龙说,按照当前我国使用量粗略估算,可燃冰可供我国使用一百年以上。而且目前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超过60%,可燃冰对我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试采成功的背后,是我国海洋地质工作者在天然气开发上的奋起直追。

  和国际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勘探、研究可燃冰相比,我国的可燃冰研究起步要晚到1998年,但中国科技工作者只用了19年就完成了从空白到赶超的全过程。

  “中国方案”具有多重深远影响

  试采成功将改变我们国家的能源结构,扭转多煤少气的局面,同时在能源勘查开发领域也迈出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一步。

  叶建良说,从全球各国对可燃冰的开发历程看,美国、加拿大进行过陆上试采,但效果不佳。日本两次试采都已失败,也就是说,对可燃冰的试采,全球范围内没有成熟经验可用。

  “我们在能源领域或者矿业领域,从油气到页岩气,包括煤炭的开采,都是跟着国外技术跑。这次的试采成功,至少短期内实现了领跑。”叶建良说。

  可燃冰开采之难,被形容为“在豆腐上打铁、用金刚钻绣花”。

  “可燃冰虽然储量大、分布广,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气晚得多,覆盖的海底地层普遍是砂质,现有的海底钻井设备开采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砂石涌进管道,造成开采失败。”卢海龙说。

  日本的两次试采,尽管选择了相对条件较好的粗砂型储层可燃冰进行开采,但两次都因管道进砂而中止。

  而神狐海域的可燃冰开采又属于难中之难。陆敬安说,神狐海域可燃冰一是储层浅,地层承载力有限,要保证井柱稳定,又不能破坏储层,工程措施选择小,施工难度大。二是砂子细,含泥量大,导致渗透率低、产量下降。

  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攻坚克难获得成功,依赖于“中国理论”的创新。试采现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邱海峻介绍说,在多年勘探和陆地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在全球率先 建立了可燃冰“两期三型”成矿理论,指导圈定了找矿有利区,精准锁定了试开采目标;创立可燃冰“三相控制”开采理论,应用于试开采模拟和实施方案制定,确保了试采过程安全可控。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